“書魔”黃丕烈:平生所好惟聚書
來源:    發布時間: 2019-09-25 15:00     次浏覽

 

嘉慶四年己未(1799)九月(yuè)十三日,三十七歲的藏書家黃丕烈邀請了陳廷慶、陳鴻壽(号曼生)、李福等好友,在家中(zhōng)擺開宴席,在宴席上,陳鴻壽當即為黃丕烈畫下(xià)了《荛圃賞雨圖》,黃丕烈相當滿意,又囑咐陳鴻壽為自己再畫一卷《得書十二圖》。(事見近人王大隆《黃荛圃先生年譜補》)

 

 

黃丕烈(1763~1825)

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,清代著名藏書家、目錄學家、校(xiào)勘家。字紹武,一字承之,号荛圃,紹圃,又号複翁、佞宋主人、秋清居士、知非子(zǐ)、抱守主人、求古居士、宋廛一翁、陶陶軒主人、學山海居主人、秋清逸叟、半恕道人、黃氏仲子(zǐ)、民山山民、龜巢老人、複見心翁、長梧子(zǐ)、書魔、獨樹(shù)逸翁等。有藏書室士禮居、百宋一廛、陶陶室等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舉人,官主事,嘉慶六年(1801年)發往直隸知縣不就,專一治學和(hé)藏書。

 

 

這是黃丕烈年譜中(zhōng)首度出現的陳鴻壽的身影。

 

除了《賞雨圖》和(hé)《得書圖》之外,這一年,黃丕烈還囑咐陳鴻壽為他自己和(hé)另外三位好友顧之逵、周錫瓒、袁廷梼畫一卷《藏書四友圖》。此事見于黃丕烈的宋刻本《古文(wén)苑》跋文(wén):“餘向屬錢塘陳曼生作《藏書四友圖》。四友中(zhōng)抱沖已作古三年,所存者三人耳……圖之作,在己未冬。”

 

清 黃丕烈《荛圃藏書題識》

屠友祥 校(xiào)注

上海遠(yuǎn)東出版社 1999年10月(yuè)

 

 

陳鴻壽(1768-1822)

字子(zǐ)恭,号曼生,老曼、曼壽、曼公、别稱夾谷亭長、胥溪漁隐、種榆仙客、種榆道人,浙江錢塘(今杭州)人。為“西泠八家”之一。陳鴻壽服膺丁敬,并受蔣仁、黃易、奚岡等人指導。着有《種榆仙館摹印》、《種榆仙館集》、《種榆仙館印譜》、《桑連理館集》等。

 

 

而嘉慶四年,也是黃丕烈收獲頗豐的一年,在這一年中(zhōng),僅是宋刻本,他便收獲有《千金方》、《圖畫見聞志》、《聖宋文(wén)選》、《愧郯錄》等等,這對于藏書家黃丕烈而言,不啻是欣喜之事。

 

黃丕烈好藏書是出了名的,特别嗜宋刻本如(rú)性命。他自稱為“佞宋主人”,說:“顧念餘生平無他嗜好,于書獨嗜好成癖,遇宋刻,苟力可(kě)勉緻,無不緻之以為快。”嘉慶七年,黃丕烈遷居懸橋巷,将新建的藏書室命名為“百宋一廛”,專貯他十餘年以來收藏的一百多部宋版書。而乾嘉時期的藏書史,也就此被稱為“百宋一廛時代”(陳登原《古今典籍聚散考》),以一間藏書室概括一個(gè)時代的藏書史,黃丕烈的影響可(kě)見一斑。這間“百宋一廛”也是黃丕烈的驕傲,他又請到了陳鴻壽刻了一方“百宋一廛”長方印,傳為書林的一時佳話。

 

陳鴻壽為黃丕烈刻 青田石平頭閑章

4.1×2.5×2.4cm

印文(wén):求古居

 

 

出版:

1.《種榆仙館印譜》(清),陳鴻壽刻,郭宗泰輯,道光元年年1821 年钤拓拓本。

2.《中(zhōng)國篆刻叢刊第十六卷- 陳豫鐘、陳鴻壽》P127,日本二玄社,1982 年。

3.《中(zhōng)國書畫家印鑒款識》下(xià)冊P1132,上海博物館,1987 年。

4.《中(zhōng)國藏書家印鑒》P143,上海海書店出版社,1997 年。

5.《明清著名藏書家藏書印》P151,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,2000 年。

6.《中(zhōng)國曆曆代印風系列——清代浙派印風》上冊P193,重慶出版社,2000 年。

7.《陳鴻壽篆刻》P150,上海書畫出版社,2007 年。

8.《可(kě)齋論印》三集P247,上海辭書出版社,2007 年。

 

(點擊可(kě)查看大圖)

 

而在“百宋一廛”之後,黃丕烈的宋刻本仍在增加,“百宋一廛”放不下(xià)了,他又新開辟了一間藏書室——求古居。關(guān)于求古居,黃丕烈在為陳經所編纂的《求古精舍金石圖》所作的序言中(zhōng)寫道:“餘以求古名其居,為藏宋刻書籍也。”嘉慶十七年,黃丕烈還将求古居所藏宋版書整理出《求古居宋本書目》,收錄了一百八十七部宋版書,至今影響深遠(yuǎn)。對于與“百宋一廛”同樣舉足輕重的“求古居”,黃丕烈當然也延請陳鴻壽為他篆刻一枚齋館印,這就是本次東南秋拍中(zhōng)這枚青田石朱文(wén)“求古居”印的由來。

 

陳鴻壽為黃丕烈刻 青田石平頭閑章(題款)

此印見道光元年,郭氏輯《種榆仙館印譜》時曼生尚在,手澤賴是譜以傳曼生得之矣。郭氏名宗泰,曼生知交也。慰祖記于可(kě)齋。

 

孫慰祖(1953- ):别署可(kě)齋,上海人。篆刻家,印學理論研究者。幼習書法篆刻得翁思洵、顧懋鈞指授,繼師(shī)韓天衡。又從馬承源攻習玺印篆刻鑒定研究。現為上海博物館研究員、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、中(zhōng)國藝術(shù)研究院•中(zhōng)國篆刻藝術(shù)院研研究員、西泠印社副秘書長兼印學理論與社史研究室主任。

 

這枚求古居印著錄于陳鴻壽的《種榆仙館印譜》中(zhōng)——這是陳鴻壽生前所輯印譜,因而其确真性無需質疑,從篆刻風格上看,也是陳鴻壽典型的方折朱文(wén)一路(lù),用刀爽利而嚴謹,切刀起伏而有節奏,于浙派面目中(zhōng)又見鮮明個(gè)性,無愧“西泠八家”之名。

 

 

陳鴻壽為黃丕烈刻 青田石閑章

5.1×2.1×2.1cm

印文(wén):複翁啓事(白)

秦漢書柬間,止用名印。後有‘某人言事’、‘某人啟事’、‘某人白事’等字者,極當。

——明 甘旸《印章集說·書簡印》

 

除此之外,陳鴻壽為黃丕烈篆刻有多枚印章,本次秋拍的另一枚“複翁啟事”就是其中(zhōng)之一。“複翁”是黃丕烈别号,其中(zhōng)又有一段緣由:嘉慶十一年丙寅的冬天,四十四歲的黃丕烈生了場大病,一病就是将近兩個(gè)月(yuè),其間兩度彌留,好在年底病愈,仿佛重生一般,因此,黃丕烈特别為自己改号“複翁”,以記這次“複生”的經曆。這枚“複翁啟事”當時之後陳鴻壽為黃丕烈所作。這是一枚書簡印,作為書信時使用,令人不免想象,黃丕烈是否在與包括其他“藏書三友”在内的好友們寫信時,曾經使用過這一枚“複翁啟事”?

 

陳鴻壽為黃丕烈刻 青田石閑章(邊款)

邊款:曼生為荛圃作。

先生自号荛圃,或題荛夫,亦曰老荛。

——清 葉昌熾 《藏書紀事詩》

題款:曼生為黃丕烈作,複翁、求古居士皆其号也。嘉慶中(zhōng)曼生嘗二訪黃氏,又有百宋一廛之作,今歸上海博物館矣。慰祖。

 

好友顧廣圻曾經為黃丕烈寫過一首《複翁詩》,開頭一句便是“複翁複生書不死,遠(yuǎn)信初聞雜驚喜”,然而,複翁終究故去,他所收藏的數百部宋版書也散佚四方,百宋一廛、求古居兩處藏書室也早已難覓蹤影,好在,“求古居”與“複翁啟事”這兩枚印章幾經遞藏,于今秋亮(liàng)相東南十周年拍場,呼應着篆刻專場的“永壽”主題,也足以讓我們感歎一句——

金石永壽。

 

“餘之惜書而不惜錢,其真佞宋耶?誠不失為書魔雲爾。”

 

收藏着這些古老印章的人們,與孜孜不倦“求古”的“書魔”黃丕烈,何嘗不是同道中(zhōng)人呢(ne)?

 

參考文(wén)獻:

1、[清]黃丕烈著,屠友祥校(xiào)注 《荛圃藏書題識》上海遠(yuǎn)東出版社 1999年10月(yuè)

2、[清]江标 《黃丕烈年譜》中(zhōng)華書局 1988年

3、姚伯嶽《黃丕烈評傳》 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12月(yuè) 

4、趙博雅 《黃丕烈年譜新編》河北大學 2010年5月(yuè)

 

東南秋拍

 

拍賣時間

2019年10月(yuè)12-13日

拍賣地點

融僑皇冠假日酒店三樓·皇冠廳

(福州市台江區江濱西大道100-1号)

預展時間

2019年10月(yuè)9-11日[9:30-18:00]

預展地點

東南藝術(shù)中(zhōng)心

海峽文(wén)化産權交易所展廳

(福州市楊橋東路(lù)雅道巷)

 

相關(guān)新聞
熱門新聞
新聞搜索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東路(lù)19号壽山石文(wén)化城二樓

傳真:+86-591-8831 8356

微信:fjdnpmwx

郵箱:admin@fjdnpm.com

東南拍賣微信号

藝術(shù)東南小程序

Copyright © 2010-2023,www.fjdnpm.com,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權所有 © 福建東南拍賣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