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之石亦良材
文(wén)/賀毅楠
當代玩石者都知道“四大印石”之說,除壽山外,尚有青田、昌化、巴林三大體系,都是不可(kě)多得的佳石。各大石種也确有其獨特之處,撷其重點,慢慢道來。
以石入印的傳說始於王冕以花(huā)乳石制印。這“花(huā)乳石”到底是什麼石頭,并無定論。而有确實記載的入印“第一石”,即是青田石。
青田石産於浙江青田縣,有封門、旦洪、堯土(tǔ)、白垟、季山、塘古等若幹礦區,所産印石有青、黃、白、紅、紫、黑等諸色,名品有燈光凍、封門青、黃金耀等諸多種類,不一而足。青田石雖然色彩繁多,但是與壽山石相比,色彩上總帶有一股“青氣”。
與文(wén)人的偏愛相應,青田石的外觀亦是一派溫潤淡雅之意,仿佛是天生君子(zǐ),再好的質地,也不似壽山般令人見之欲撫,頗有些“可(kě)遠(yuǎn)觀而不可(kě)亵玩”的風範。最上品的青田石印章也多為六面方素章格局,不施刀鑿,宛如(rú)逸迹山林的青衣隐者,不沾煙火,卻反而令人無比向往。
昌化石産於浙江省臨安昌化鎮,分為含“血”與不含“血”兩大類,多色澤沉着,質地堅韌,硬度比青田、壽山略高。含血者即大名鼎鼎的“雞血石”,開采於明初,從清代始便極為珍貴,與壽山田黃石、白芙蓉并稱為“印石三寶”。雞血石外,昌化石尚有各色佳石,白、黃、綠、黑,諸色皆備,起凍感亦頗強,且不乏純淨溫潤者,隻是多年來一直被壓在雞血石的盛名之下(xià),不甚引人注目。
巴林石顔色絢麗(lì),而品種之豐比壽山尚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它的礦物學成分與昌化石最為相似,但比昌化石色彩更鮮豔。其質地分為綿料、中(zhōng)性料和(hé)脆料三種,其中(zhōng)綿料和(hé)中(zhōng)性料為治印佳石,而脆料則不受刀。大多數巴林石的刀感較壽山石更為綿密,有“黏刀”的感覺。最珍貴的品種為“福黃凍”,其質地透明柔和(hé),堅而不脆,色澤金黃,嬌嫩可(kě)人。且由於産量稀少(shǎo),亦有“一寸福黃三寸金”之說。上海石雕名家孫潔鳴一枚夔龍紋博古鈕印章的材質就為福黃,質色不讓壽山,頗有收藏價值。
巴林石也産“雞血石”,與昌化雞血石成分相似,大多血色相對淺淡分散,其“地”的質量普遍優於昌化雞血,有“南血北地”之說,但血色陽豔者也不輸昌化,他山之石專場一件巴林雞血石九龍戲珠擺件即堪稱絕色,令人震撼不已。此外,巴林還有各色凍石以及彩石,其彩色圖案如(rú)水草松枝等,搖曳多姿,頗有鬼斧神工、奪得造化之意。
在四大名石之外,亦有不少(shǎo)可(kě)入印材的其他石種。如(rú)國内所出丹東、廣綠等石,國外所産泰來石等,成分各自不同,也均有可(kě)觀之處。尤其近年來新出的“西安綠”、“雅安綠”、“印度龍蛋”等凍石,因其獨特的質色頗受藏家喜愛,成為“四大名石”之外具有相當潛力的石種。